
育兒資訊
0-1歲
剛出生的寶寶對聲音, 光暗, 温度和觸感十分敏感。柔和的音樂和大人温柔的說話
聲音可增加寶寶的安全感, 令寶寶安心入睡, 良好的睡眠可促使寶寶健康長大。
可愛的軟身公仔可吸引寶寶用手觸摸, 並放入口中感受玩具質感。當寶寶嘗試伸手
去觸摸玩具, 其實是在學習距離感和學習控制手部肌肉。
這時可以在嬰兒床和嬰兒車掛上有音樂功能的軟身玩具, 吸引寶寶的注意。父母也
可以用手拿著公仔輕輕擺動, 吸引寶寶的目光, 並對他們說話, 雖然他們未必能聽
懂你的說話, 但聽到你温柔的聲音, 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開始。
1-2歲
1歲的寶寶開始理解簡單的語言, 並會嘗試模仿大人的發音, 慢慢掌握發音, 說出簡
單的單字或句子。
父母可透過色彩豐富的故事書, 認字咭和音樂字母學習玩具, 利用玩具的按鍵發聲
功能, 來增加寶寶的學習好奇心, 父母可趁機教他多一點名詞, 鼓勵他說話。
在此階段鼓勵寶寶多用簡單句子來表達自己思想, 比起只用單字, 對於寶寶發展語
言能力有極大幫助, 例如寶寶說"水水", 父母可教他說"我想飲水"; 寶寶說"抱抱",
父母可教他說"我想爸爸抱我"。
2-3歲
幼兒逐漸成長, 開始有"自己的"和"別人的"意識, 例如自己的玩具和別人的玩具。
當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搶了就會哭, 但當看見別人的玩具較吸引, 就會想拿來玩, 於
是總會發生小孩子搶玩具而打架的事件。其實打架的小孩子並不是壞孩子, 他們只
是不懂得如何處理生氣的情緒, 但若果父母在此時並沒有加以糾正錯誤行為, 孩子
打架和發脾氣的事件便會一直延續, 長大後也會用爭吵打架的方式去抒發不滿情緒
。
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 教導孩子不要以武力解決問題, 明確告訴
他們打架是錯誤, 並教導他們下次遇到相同處境時應怎樣處理。當孩子想拿別人的
玩具, 要教他們有禮貌地說:"請問可不可以借給我玩一會兒? 我可以用自己的玩具
和你交換玩"; 當遇到別人搶孩子的玩具, 要教他們不要爭吵打架, 而是向大人說出
事件, 由大人開口向別的小朋友說: "這件玩具是哥哥的, 你可以把玩具還給哥哥嗎
?" 當小朋友肯交還玩具後, 可以鼓勵小朋友問哥哥:"請問可不可以借給我玩?", 這
時大人應該要鼓勵哥哥與其他小朋友分享, 若哥哥做到, 便需要立即讚賞; 若哥哥
做不到, 大人也不要怪責, 應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非常珍惜的物件。同樣在大人的
世界, 只要自己不願意, 也是沒有人能強逼你借錢給別人。
父母可為小孩選擇2-5人的遊戲玩具, 透過玩樂來訓練孩子與別人溝通, 合作的技巧
, 例如飛行棋, 足球機, 充氣球, 咬人鱷魚, 跳牆遊戲, 四連環等。
3-4歲
孩子上學讀書, 結識同學朋友, 父母一方面很高興, 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不適應新
環境。孩子上學除了可以學習基本知識, 還學到禮貌, 守規矩, 聽老師說話, 與別
人相處。
這個年紀的小朋友, 每天接觸新事物, 學習新知識, 擁有無限創意和豐富想像力,
父母可給他們畫板, 泥膠, 積木, 耐心聽他們說故事, 融入他們的小世界, 將會有
意想不到的幸福感。不要忘記要孩子親手收拾玩具, 培養他們的責任心。
4-5歲
為了將來能跟上小學程度, 或者為了報讀名校小學, 現在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努力温
習, 應付默書和測驗, 中, 英, 數三科必須要下苦功。當孩子做功課抄生字的時候,
可以讓孩子嘗試默寫出來, 而不是死抄中, 英文生字, 可增加孩子的記憶力。教孩
子數學時更需要耐性, 每天練習計算能有效訓練孩子腦袋。
學習也不忘娛樂, 不要忘記他們是小孩子, 很喜歡看卡通片, 這個時候給他們看英
語卡通片, 可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, 推介的卡通片有Thomas, Cars 1 & 2,
Finding Nemo, Finding Dory 和各款Disney和卡通片。
5-6歲
孩子已有基本自理能力, 對師長有禮貌, 並有對與錯的觀念, 雖然思想未成熟, 但
亦會開始自己思考, 當聽到大人責罵自己, 可能會出言辯駁, 挑出大人的錯處, 例
如會問為什麼要大讓細, 為什麼要做功課, 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說話。作為大人
當然很難一時三刻解釋這些問題, 尤其是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, 會感到生氣。
